海南漢雨天後頭痛發燒竟染惡疾 醫生提醒勿蹚污水:致死率達70%

撰文:林芷瑩
出版:更新:

海南澄邁一名40多歲的男子早前在雨天下田工作,之後出現發燒、頭痛、小腿痛等不適症狀,送院檢查後發現患上鈎端螺旋體病(Leptospirosis,鈎體病)。

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吳鵬介紹,患者入院求診時已發燒一天,腿上沒有明顯傷口,但患有糖尿病,抵抗力比較低,「患者下田幹活,蹚了田里的污水後,出現發燒、小腿痛等症狀,焦急求醫」。

根據患者症狀,吳鵬懷疑他患上鈎體病,當時給予對應的抗生素治療後,患者體溫慢慢下降,經檢查後確診。

吳鵬表示,鉤體病是由致病性鈎端螺旋體所引起的急性動物源性傳染病,哺乳動物是鈎端螺旋體的主要儲存庫。鈎體病分為輕症和重症,主要視乎就醫時有沒有累及臟器,若不及時治療,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臟器的損傷,但如果及時就醫,對於治療鈎體病大多數的抗生素都有效,一般輕症的治療效果都比較好。

醫生正為患者治療。(新海南客戶端)

吳鵬介紹,去年7月曾接診一名50多歲的海口男子,暴雨後路面積水,他腳上有傷口,蹚了污水後出現發燒、小腿痛、頭痛等症狀。起初以為是普通發燒,服藥後未見好轉,持續3天發燒40℃不退才求醫,因病情危重入住急診ICU。

吳鵬接診後,發現該患者眼結膜充血,發病症狀疑似鈎體病,且有接觸過污水的病史,於是為患者做了血培養和血液基因測序,最終確定為「鈎端螺旋體」感染。

吳鵬介紹,鈎體病是鈎端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典型的症狀為高燒、頭痛、眼結膜充血、小腿痛、乏力等;嚴重的鈎體病以黃疸、腎功能不全和出血傾向為特徵,常被稱為「Weil綜合症」。無論有無黃疸,嚴重肺出血被認為是重症鈎體病的重要表現,發病率較少見,但致死率高達50%~70%。

醫生提醒,下大雨後要小心路面積水,若腿上有傷口,要盡量避免蹚污水,盡量繞行。(視覺中國)

鈎端螺旋體主要通過接觸被感染的鼠類和豬的排泄物等傳播,大多數寄生在老鼠、豬、狗等動物身上,可以通過動物的糞便污染人類的水源。當人類的免疫力低下或皮膚有破損時,接觸到污水就容易感染。

吳鵬提醒,下大雨後要小心路面積水,若腿上有傷口,要盡量避免蹚污水,盡量繞行;下田工作者也要小心,盡量穿水鞋,因為鈎端螺旋體容易潛藏在被動物糞便污染的積水。此外,民眾亦要加強鍛煉,提高自身的抵抗力,若接觸污水後發高燒,要及時到醫院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