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貿易戰|走老路揮貿易大棒 特朗普沒好結果拜登能討巧?

撰文:陸一
出版:更新:

美國總統拜登宣佈,將對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上調關稅,包括晶片、電池、太陽能電池和關鍵礦產。除了對鋼、鋁和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之外,也將對港口起重機和醫療產品加徵關稅。

白宮稱,這些調整預計將影響目前每年約180億美元的進口。關稅上調幅度最大的是電動汽車,關稅從25%提高至100%;其他部分進口商品稅率上調一倍,部分首次遭到加徵,其中對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光伏電池的關稅則從25%提高至50%。上述舉措將在2024-2026年期間逐步生效。

此輪關稅調整來看,鋼鐵和鋁:2024年,某些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將從0-7.5%提高到25%;半導體:到2025年,半導體的關稅將從25%提高到50%;電動汽車(EVs):2024年,電動汽車的關稅將從25%提高到100%;電池、電池組件和零件以及關鍵礦物:鋰離子EV電池的關稅將從7.5%提高到25%,非EV電池從7.5%提高到25%,電池零件從7.5%提高到25%;

自然石墨和永磁體的關稅將從0提高到25%;太陽能電池:2024年,太陽能電池(無論是否組裝成組件)的關稅將從25%提高到50%;岸對岸起重機:2024年,岸對岸起重機的關稅將從0%提高到25%;醫療產品:2024年,注射器和針頭的關稅將從0%提高到50%,某些個人防護裝備(PPE)的關稅將從0-7.5%提高到25%,橡膠醫用和手術手套的關稅將從7.5%提高到25%。

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2024年4月17日到訪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(Pittsburgh),參觀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(United Steelworkers)總部。(Reuters)

1991年-2018年美國對華共發起六次「301調查」,前五次以協商中止,而第六次由特朗普在任期內發起並觸發了「中美貿易戰」,雙方互加數輪關稅,對全球供應鏈和國家貿易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。特朗普在執政期間以「國家安全」之名,於2018年和2019年援引「301條款」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。

拜登當選新任總統後,儘管他多次聲稱「考慮削減對華關稅」,但遲遲沒有採取實質行動,依舊堅持特朗普時期的大部分關稅,而隨着美國大選臨近以及中國電動車暢銷國內外,為了政治利益,拜登政府又開始打起了關稅的主意。2月,拜登政府發布聲明,宣佈將採取「前所未有的行動」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。4月拜登正式啟動對中國造船業的「301調查」,宣佈將對中國鋼鋁徵收三倍關稅,同時不斷炒作所謂中國「產能過剩」話題。

如今,再次揮起關稅大棒打向更多其他領域,毫無疑問,新一輪中美貿易戰已經開啟。

這顯然更多是基於選舉臨近的政治訴求。事實上,在拜登政府宣佈之前,拜登和特朗普就已經很賣力的在表演——上演一場比誰對中國更「狠」的關稅口水仗。拜登政府之前就傳的沸沸揚揚,要宣佈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揮舞起關稅大棒,將稅率從25%提高至100%。而特朗普不甘示弱,立馬隔空喊話:如果他還在位,那稅率就得翻倍到200%!

中國電動車:圖為2024年2月23日,一名男子在中國北京Smart Charge電動車充電站準備為汽車充電。(Reuters)

但是搞笑的是,在中美如今的形勢下,中國電車本來就沒怎麼對美出口。2023年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出口總額較前一年增長了70%,金額達到341億美元。最大的出口地是歐盟,2023年購買了價值134.6億美元的中國電動汽車。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,歐洲市場佔中國汽車對外出口的38%,遠超其他任何單一大洲。

而出口到美國的電動汽車總額只有780萬美元。也就是說,中國電動汽車僅僅憑藉25%的高關稅就已經被美國阻擋在外了。電動汽車對美出口近乎為零的現狀,讓這所謂的「關稅壁壘」如同虛設。所以說,這就更像是特朗普和拜登為了選舉的又一場演出。

如果在產業本身維度看,中國電車的海外市場戰略早已不再單一依賴美國。中國不僅在電動汽車產業鏈上形成了無人能及的規模優勢,更在光伏等清潔能源領域牢牢佔據了全球領先地位。美國此舉,非但未能遏制中國,反而暴露了自身的焦慮與無奈。

關稅是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典型體現。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,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。美國此次加徵關稅,無疑是在逆全球化潮流而動,試圖通過貿易壁壘來保護本國產業。然而,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,保護主義措施最終只會害人害己。

今年1月24日,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(UAW)宣布支持拜登。(Reuters)

拜登政府似乎認為,提高關稅是保護美國汽車巨頭的最佳手段。但這樣的做法,真的能夠增強美國汽車業的競爭力嗎?恐怕結果恰恰相反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封閉和保護主義只會讓一個國家失去前進的動力。美國此舉,不僅無法挽回本土汽車產業的頹勢,反而可能讓美國汽車業在自我封閉中逐漸失去鬥志,最終走向衰落。這種「擔憂」和「保護」的做法,實則是美國汽車業自亂陣腳的表現。

從經濟角度來看,加徵關稅對美國自身並無益處。特朗普時期加徵的對華關稅,已經讓美國企業界苦不堪言。大量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不得不為高昂的關稅買單,導致物價上漲和生活成本增加。如今,拜登政府再次揮舞關稅大棒,無疑是在重蹈覆轍。

此外,美國政府的這一舉動也忽視了市場規律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、光伏等產品之所以能夠在全球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,靠的是技術創新、成本控制和優質服務。美國通過加徵關稅來阻礙中國產品的進入,不僅無法改變這一事實,反而會促使中國企業更加註重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。